蘋果三星專利戰

「圓角矩形」專利戰:蘋果 vs 三星如何透過專利大戰影響智慧手機設計?

在智慧型手機的演化史中,除了處理器速度、相機畫素和電池續航力的競賽外,還有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,深刻地塑造了我們今天手中裝置的樣貌。這場戰爭的核心,竟是看似無奇不有的「圓角矩形」。蘋果(Apple)與三星(Samsung)之間長達七年的專利訴訟,不僅是兩大科技巨頭的商業角力,更是一場關於「設計」與「創新」的法律辯證,其影響深遠,至今仍在業界迴盪。

戰爭的開端:D’889 專利與「抄襲」指控

一切始於 2011 年,當時蘋果公司在美國加州北區聯邦地方法院對三星提起訴訟,指控其 Galaxy 系列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公然抄襲 iPhone 和 iPad 的設計。蘋果提出的核心證據之一,便是美國設計專利第 D618,677 號(簡稱 D’677 專利),該專利描述了一款「具有圓角的矩形電子裝置」的正面外觀。此外,蘋果還主張了其他幾項關鍵設計專利,包括網格狀的應用程式圖示佈局(D’087 專利)以及「捏合縮放」(pinch-to-zoom)等軟體互動專利。

蘋果的法律論點非常直接:三星透過模仿 iPhone 的標誌性設計元素,搭上了蘋果耗費巨資研發與行銷所創造出的市場順風車,對消費者造成混淆,並稀釋了蘋果品牌的獨特性。蘋果創辦人賈伯斯(Steve Jobs)更在生前表示要對 Android 陣營發動「熱核戰爭」(thermonuclear war),顯示了蘋果捍衛其設計原創性的決心。

三星的反擊:設計的「功能性」與「顯而易見性」

面對蘋果的猛烈攻勢,三星並未坐以待斃。其辯護策略主要圍繞兩大核心論點展開:

  1. 設計的功能性(Functionality):三星的律師團隊主張,「圓角矩形」並非純粹的裝飾性設計,而是具有功能性的必然結果。 他們認為,圓角設計能讓手機更容易放入口袋,且在摔落時能更有效地分散衝擊力,減少螢幕破裂的風險。根據專利法,如果一項設計主要由其功能性決定,那麼它就不能受到設計專利的保護。
  2. 設計的顯而易見性(Obviousness):三星提出證據,試圖證明在 iPhone 問世之前,已有許多產品採用了類似的圓角矩形設計,例如 2006 年 LG 推出的 Prada 手機。 他們試圖說服陪審團,這種設計在當時的設計師看來是「顯而易見」的,不應被授予壟斷性的專利權。

這場訴訟的核心爭議,從單純的「有沒有抄襲」,上升到了「什麼樣的設計才值得被專利保護」的哲學層次。一個看似簡單的幾何形狀,真的能被一家公司獨佔嗎?

漫長的訴訟與判決的演變

這場專利大戰歷經多次審判與上訴,判決結果也如雲霄飛車般起伏。2012 年,初審法庭的陪審團做出對蘋果極為有利的裁決,認定三星侵權,並判處超過 10 億美元的巨額賠償。 這一判決震驚了整個科技業,似乎確立了蘋果在設計上的絕對話語權。

然而,三星持續上訴,案件一路打到美國最高法院。2016 年,最高法院做出了一項關鍵裁決,雖然未直接推翻三星的侵權事實,但對賠償金額的計算方式提出了質疑。 最高法院認為,設計專利的賠償,不應直接等同於侵權產品的「全部利潤」,而應只針對被侵權的「設計部件」所貢獻的價值。此案被發回下級法院重審賠償金額。

最終,在 2018 年,蘋果與三星達成庭外和解,結束了這場長達七年的法律纏鬥,具體和解金額並未對外公開。

對智慧手機設計的深遠影響

儘管這場戰爭以和解告終,沒有絕對的贏家,但其過程與判決對全球智慧手機設計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:

  1. 「安全設計」時代的來臨:初審的巨額賠償判決,為所有手機製造商敲響了警鐘。為了避免陷入與蘋果類似的法律糾紛,許多 Android 陣營的廠商開始刻意在設計上與 iPhone 做出區隔。三星在後續的 Galaxy S 系列中,採用了更具曲線感、更為修長的機身設計,並引入了曲面螢幕等差異化元素。其他品牌也紛紛探索不同的材質、顏色與外形,智慧手機的設計一度呈現出「百花齊放」的局面,以規避潛在的法律風險。
  2. 軟體與硬體設計的重新思考:這場專利戰不僅限於外觀。蘋果對於「捏合縮放」、「滑動解鎖」等軟體互動的專利主張,也迫使競爭對手開發新的操作方式。例如,Android 系統發展出圖形解鎖等替代方案。這在客觀上促進了人機互動介面的創新與多樣化。
  3. 設計專利價值的重新定義:最高法院的判決雖然削弱了設計專利持有者索取天價賠償的能力,但也引發了業界對於如何評估「設計價值」的深刻思考。 對於高度整合的智慧手機而言,一個外觀設計元素(如圓角)究竟貢獻了多少利潤?這個問題至今沒有標準答案,但它促使企業在申請專利與發起訴訟時,必須進行更為審慎的評估。
  4. 從「致敬」到「原創」的轉變:長遠來看,這場專利戰教育了整個市場。它讓後進者明白,單純模仿領先者的設計是一條充滿風險的捷徑。為了建立穩固的品牌形象與市場地位,必須投入資源進行真正的設計創新。從近年來各大品牌紛紛建立自家獨特的設計語言,可以看出這場戰爭所帶來的正面效應。

結論:一場沒有輸家的戰爭

回顧蘋果與三星的「圓角矩形」之戰,它既是商業利益的衝突,也是法律與創新的對話。蘋果成功地捍衛了其設計的獨創性,鞏固了 iPhone 的標誌性地位;三星雖然付出了代價,卻也在此過程中被迫走上了一條更具差異化與創新性的設計道路,最終成為唯一能與蘋果在高端市場分庭抗禮的品牌。

對於整個產業而言,這場戰爭劃定了一條模糊但重要的界線,讓所有參與者都意識到設計不僅僅是美學,更是受到法律保護的核心資產。從這個角度看,這場看似因「圓角矩形」而起的爭端,最終推動了整個智慧手機產業在設計上走向更成熟、更多元的未來。這或許是一場沒有真正輸家的戰爭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